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辯秘(三) 策略性辯論 (Strategic debating)

甚麼是策略(Strategy)?
在學術界,尤其商業界,對策略管理早有一系列的定義。如果將辯論理解成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策略本身作為一種決策工具,也理應適用於辯論。在此可以先看看學術界對策略一詞的定義:

"Strategy is the direction and scope of an organisation over the long-term: which achieves advantage for the organisation through its configuration of resources within a challenging environm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markets and to fulfil stakeholder expectations"

Ref: Johnson and Scholes, Exploring corporate strategies (Fifth edition), 2006

將以上的商業定義放諸辯論,大概可以將其理解成一個貫穿整場比賽、立場有利己方、最有效運用資源(亦即論點)的作戰方案,也就是我們常掛在口邊的「線」。「線」這個字我們想掛在口邊,但往往很少思考其背後的意義。揉合我在學術與辯論所學到的,線的作用有三:

一. 作為內外的溝通媒介(A communication medium in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例如:上台前,會有所謂的「覆主線」,統一全隊口徑與攻擊重心;上台時,在一份稿最後所謂的「番屋企」

二. 作為制訂戰略的工具 (A decision-making tool for developing tactics)
例如:根據「樹」(或稱路線圖)來決定我方的「強攻位」和「弱位」,從而決定進路和攻擊重心

三. 作為實踐策略的管理機制 (As a control mechanism of strategic performance)
例如:有助在台上指明己方的「樹」已實踐到那一步,進則有助確立戰場,步步進逼:退則檢視有何關連位(linkage)未「清」

策略有別於戰略(Tactics),策略是高層次的,戰略則是用以實踐策略的工具,學界早對策略所扮演的Strategic role跟戰略的functional role有詳盡詮釋,暫且不表。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謀」者,線也,是故人們常說一場好的辯論比賽,是「線」的戰爭,也就是雙方策略的比較。想起年前暑假在一大狀手下當學生,他謂:「一場官司往往在上庭前互傳文件時,便已大概能預測勝負如何了,並非有如電視劇般突然拿出一張紙便能扭轉敗局。」套用至辯論層面,不無道理。

孫子又謂:「其下攻城」。其下攻城者,可理解成純粹的反駁,反駁點本身只是用以攻陷一個論點,唯有輔以策略,才能夠以一連串的反駁,逐步確立己方的論點。否則,整場比賽則淪為散點攻防戰,對梳理戰局從而達至結論,所謂「真理愈辯愈明」這目標毫無幫助。

賽前制訂策略、作賽時實行策略、沿著一系列的預設的「關卡」逐步將對方逼至死角,可稱之為「策略性辯論」。

制訂策略
策略這東西玄之又玄,聽起來好像很宏觀偉大,但一到「出線」的時候,大家又好像茫無頭緒。這是絕對正常的,因為一些高層次的概念,往往需要所謂「抽空」和「企高一線」地思考,實存有一定難度。而在商業界往往將策略的產生歸納為三部份,彼正相連成一互動關係(dynamic process)。


Strategic analysis - 砌樹
所謂Strategic analysis即「砌樹」。砌樹的意義,在於將資料組裝成一幅展示不同進路的圖畫,從而用以制訂對己方最有利的策略。以辯題「政府應設立全民養老金」為例,且看下圖:


所謂的樹,其實就是以一系列的「關卡」,亦即Yes-no-questions,將辯題梳理成不同的進路。正反雙方理論上應用同一棵樹,因為樹反映的,是整個戰場所有可能的路線。(當然,正反方的側重點可能有所不同,即第一層關卡可能有不同的implication,但是歸根究底,只要可將對方有可能的立場放到自己的樹,便為一棵合格的樹)。

一棵好的樹,應該滿足幾個原則:

第一,無所不包:所有可能的進路皆要包含在內,假如發覺有立場是並未能放在已砌好的樹當中,那必然在某關卡出了錯誤,例如錯誤地二分了一個不能只以二分了事的問題。比方說,要是在「應增設養老金」下漏掉了「應增設全民養老金」這道關卡,便可能忽略反方的一個可能的走位:我支持有養老金,但反對全民推行,相反應集中資源幫助貧窮人士。

第二,一矢中的。關卡並不是無緣無故胡亂問出來的問題,而是一些必須預先釐清的立場。懂得發問,乃是訓練辯論思維的第一要領。關卡,決定了戰場的所在。不要小看那些Y和N,一個關卡配合一個Y/N,代表的是一個推論,你必須要有資料,才能說服評判為何這問題的答案是Y而不是N,反之亦然。兵法上來說,關卡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因其地勢險要(對辯題成立與否攸關),因此必須駐紮大量兵員,(也就是論點),有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要是有關卡而沒資料支持,動輒便會被對方攻破自己的關卡,因而令整個策略崩潰。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要是你打正方,必須証立「現時政策不足以保障所有有需要的老人」,要是你連資料都不足,被對方一句「有咩証據証明現況有問題?」捂住了嘴,啞口無言。連問題都論証不到,還談甚麼推行新政策?

第三,層次分明:通常在上層的,必定是一些比較宏大的理念,令對方比較無從反駁。從經驗所得,往往有關政策理念、標準、現況有沒有問題等。原因是,一些高層次的原則通常很容易達致共識,又或是易於令人信服。比如說政府理念,一定夠官方、宏大、權威性:現況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則何以會出現辯題呢?愈往下看,則愈多細節,開始有不同的走位。例如「我同意理念,但現實做唔到」、「現況係有問題,但不一定要用你的方法」、「你的方法無錯係可行又有成效,但有太多弊處,得不償失」等等,處理一些較複雜的辯題,則需在此部分多花心機,杜絕漏網之魚。

砌樹並不容易,要即由零開始,先從Stakeholder analysis著手看清全局,思考標準,羅列論點,往往都是寫了又改,改了又寫,也就是在這個不斷debug與rebuild的過程下,集思廣益,才能成事。有道是十年樹木,砌樹並不簡單,但隨著經驗累增,你會發覺自己的分析能力與日俱增,甚至有「見辯題而知樹」的頓悟,那便是日子有功了。

Strategic Choice -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完成進路表,其後當然便是要決定己方的進路如何了。這個過程往往是在開會中不停醞釀,直至大家達成共識為止,要是想個人在會前做點準備功夫,可嘗試用成本效益分析,以表格羅列每一進路的成本(弱位)和效益(強位),從而選擇最有利己方,即最扣緊己方標準的進路。辯題同上,請看下圖:

所謂的成本,指的是所會要面對的一些比較難駁的反駁點:而所謂利,則是己方比較能「企得穩」的論點,例如若果社會其實對老人福利有有訴求,又有大量有利資料論証貧窮老人的存在,便為反方之成本、正方之效益了。事實上,政府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時會嘗試將成本和效益量化成金錢,用以決策,辯論雖不必如此認真,但論點有輕重之分,透過分析應能大概知道每一進路的成本和效益為何,從而作出最佳決定。

在此想釐清一點,訂立標準與選擇論點通常便如砌樹一般,是一個不斷修改整合的過程,別要盲目相信先訂標準、再砌樹、再決定進路,人的思維並非programming,沒可能接部就班便一蹴而就,容許思維有修改的空間,以一個dynamic的方式來制訂策略才合乎現實,就如上圖一樣,三個部份是一個充滿互動的循環,而非按部就班。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 劃地為王
一個沒有被實踐的策略,根本毫無意義。出了一條好線,在台上卻不懂操作,猶如身入寶山而空手而回。然而縱觀以往經驗,崇辯的線往往是沒有甚麼大問題的,問題往往出在操作上,因此才有今日寫的這篇「策略性辯論」,希望通過What, Why, How三個問題,有助全面理解策略的意義,遂能令台上辯員運用「線」時更得心應手。

言歸正傳,正如本文開宗明義,策略的作用在賽前重要,但在台上更明顯!那棵辛辛苦苦砌出來的樹,不要丟掉,帶上台吧,因為它能夠作為一個實踐策略的管理機制 換句話說,樹的作用除了幫助出線,更重要的是在台上能夠利用預先砌好的樹作為藍本,沿著預先設定的進路,逐步實踐,按圖索驥的將對方推下山崖。

所以說,反開跟正一難打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要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的進路,放入自己的樹中,看出那些點應該駁(關卡所在)、駁的先後次序(關卡上下之分)、有那些點不用駁(不影響己方進路的點),快速決定發言的內容。教中學時要求較低,會對學生說,反開一上台先打一個反駁,以顯示自己有反應。但在策略性辯論的前提下,第一句話必先一矢中的,為評判梳理好雙方立論的脈絡。策略之實踐主要分成三個步驟:

一、選擇戰場
對賽時,常會聽見一些指示性的句子(Signalling sentence),如「其實我地雙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就是...」,意思就是指最上層的一道關卡,雙方進路都一樣;「但最大的分歧在於...」,意即指有一道關卡各執一詞,這時,你便需要用你那一早駐紮好的重兵,狠批對方的Y將其拗成N,這樣你才可以繼續你的進路,反之,則會進入膠著狀態,甚至被對方牽進其進路中。我們常掛在口邊的「強攻位」便是那些能夠自己有最強論點的關卡,至於「不要跳入人地戰場同人打」則是指避免見點則駁,反而忘了實踐自己的策略。

二、確立戰果
有時候你以為已經成功辯嬴了某些戰場(即關卡),手中無樹的評判可能根本完全不明所以,因此,確立戰果以宣示主權(這個關卡已被我方成功衝過Y/N了)是最為必要的。一些指示性的句子如「友方同學今日開辯時已經承認現況有問題」、「一副的時候又承認了李嘉誠根本無需要拎養老金」這類的句子看似重覆無謂,其實戰略意義非常重大。

第一,提醒評判對方已經輸掉的戰場,加強己方攻擊凌厲的形象,同時抹黑對方;

第二,鎖死對方日後可能的走位,例如若果對方已經同意了現況有問題,那自然不可能「甚麼都不做」,若是如此,你便可不斷攻擊對方「只破不立」、「不負責任」;相反,要是對方承認現況無問題,其後你不斷攻擊某些強攻位時,對方可能順口講了些「加強監察」、「增加撥款」、「改革乜乜」的頹字眼,你便可理直氣壯的指出「既然無問題,使乜咁多建議,分明係你地暗地裡都知道有問題存在」等等。而遇上一些非常無賴,崇尚「無限復活」的友方同學時,一樹在手更易令你捉到其前後矛盾之處。

三、重覆洗腦
「線」的作用作為溝通媒介,自然是要用短短大約三十秒的時間向評判解釋己方的立論基礎,意即由樹冠到樹根的進路。開辯至結辯,底稿理應都有俗稱「番屋企」的成份存在,鞏固己方論調在評判心中的印象,當然如何「放煙花」、「企高一線」、「套字眼」等,便是各師各法了。

總結
嘗試以一圖作結:

在我看來,任何框架、方法學,是一種工具,一個黑盒 - 你有相應的投入,便可轉化成相應的產生,如何運用,存乎一心。沒人說一定要懂砌樹才是好辯員,也未必一定要用「策略性辯論」才會嬴面高。最重要的,是了解這toolkit背後的意義,了解何謂「策略性」,形式上的框架其實抽空來看,可有可無。國畫之道有謂「得意忘形」,得其意而忘其形,辯論如是。

最後想總結的是,這篇東西真他媽的長,打了我兩個多小時,請大家不要看了就算。謝謝!

3 則留言:

  1. 果然勁!剛剛講話做就出到貨~叻仔 ^^

    回覆刪除
  2. 哈哈,

    叻仔,

    有進步

    你終於曉MUD撚係樹

    WKAKAK



    好想圍爐吹水

    回覆刪除
  3. 精彩,i wish i have joined 辯論!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