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辯秘(一):一切從Big picture開始

有位崇辯師兄說過:每一條辯題,背後都有一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試想想,「政府應開徵銷售稅」背後的問題可能是「赤字」、「稅基窄」,「港府應推行小班教學」背後是「教學質素不夠高」,「港府應推行強醫保」背後是「醫療基金爆煲」、「人口老化」等等。

因此,把處理一條辯題定義成一個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不為過。而要解決一個問題,第一步,是要先了解全局形勢,換句話說,See the big picture。猶如google map一樣,你要清楚「地球」是怎麼一回事,你先要弄清楚有七大洲、五大洋,陸地與海洋的形狀、面積,你才算看見「地球」這星球的big picture。

為甚麼要以這樣一個好像老生常談的比喻作開端呢?因為基於經驗、直覺、傳媒渲染,我們很容易忘了看big picture而直接將一些因果關係劃上等號,用一個直觀的方式處理辯題。「哦,銷售稅,不外乎講擴闊稅基,政府等錢使,一於就咁鋪遠果近因啦」不能否認直覺有時也準,但不看big picture,以散點形式出線的壞處有三:

一、忽略一些重要的論點,在場上遇到便需打天才波

二、只抓緊論點,不如抓緊立場,而立場的建立,正需要透過分析全局而得出結論

三、辯論的思維,理應是一個universal toolkit,只以直覺/前人經驗,難以訓練思考方式

因此,任何辯題,必先以看全局為第一步。

那如何看全局呢?要知道,任何辯題(即其背後存在之社會問題)必有不同聲音代表不同立場,當中論點之間的關係更是千思萬縷,搵料搵出來的只是raw data,就如一塊塊割裂的拼圖,要看懂全局,則需砌好拼圖 - 即將資料組織成有助決策之information也。

在此提供一種常用的方法 -持份者分析 (Stakeholder analysis)。我認為可以獨自進行,因為看懂全局理應是個人思考的過程,開會是求共識,互相補遺。

言歸正傳,如上所提,搜集過一大輪資料只會是一片亂局,各界聲音自說自話,且看下圖:


一堆論點,不知從何入手,更遑論要平衡各界聲音,制訂一個策略性的立場了(出線)。直覺的做法,是找出一個比較強的論點,不斷反駁,經數次考驗之後覺得企得夠硬,便用之作為「線」了。但這很容易便會忽略一些可能出現的論點,現在經歸納之後,且看下圖:


看似只是將論點重新排列一下,意義為何呢?總結一下:

一、有助羅列現存論點,有助看清各界支持/反對的原因何在

二、有助看清形勢,求同存異 - 某些界別可能存有共識,某些界別可能完全對立,某些界別可能在某些配套下會支持方案,如:貧窮市民如獲豁免,則會支持,因有 redistribution of wealth

三、提供一個平台,供你brainstorm更多有可能存在的持份者,甚至是報章雜誌未提過的 - 醫療界?銀行界?又或是根據現存的持份者,brainstorm更多新的論點

四、且看右下角,有些論點並非屬於任何持份者,例如「反建議 - 大把其他稅可以開」,及早把他歸納出來,有助出線

總而言之,這裡這的stakeholder analysis,對整理一大堆論點頗為有用,would be a rock solid start。看一個問題,如果能以一個鳥瞰式的角度理解所有可能出現的變數,所謂知己知彼,自然有利以後更多分析。這套方法並不限於辯論,很多商業機構制訂一些新的政策,或是進行某Project,都會先進行stakeholder analysis,了解一下各持份者的取態,各自有何變數,以方便在微調細節時能夠平衡利益,預先解決一些可能出現的麻煩。

不過,看清全局並未足夠。你有一幅世界地圖,告訴你某某國家兵力佈置如何、地理位置如何,但你總得出動飛機大炮、航母核彈。論點分輕重,立場有高下,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分析戰局,找出一個有利己方的立場,即所謂「凌駕性的標準」,進而出線了。未懂出線,辯論則如數散點,殆矣!

(下回再續)

3 則留言:

  1. by the way, it's parallel to the frame I learned here: Actors, Ideas and Institutions for analyzing the policy problem and thus solutions

    回覆刪除
  2. 7 Lay 你加油啊!我叫左新人黎捧你場ga X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