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第三次遇見倫敦


第三次來到倫敦,已經沒有了初到貴境的大鄉里想法,認定外國的、自己國家沒有的就一定是好。抱著平常心,容讓自己以一個客觀、閒適的心情去觀摩感受這城市的韻味。

以往所謂的旅遊,總有點走馬看花的感覺。時間不夠,每個景點也只能一沾即走,沒有時間空間予人思考。我想看她的歷史,從她的建築看歲月沖刷的痕跡,甚至是一個銅像,一個紀念碑,一磚一瓦,都會有它的意涵。旅遊不容許你這樣做,你只能像臨考試前將所以影像塞進腦裡,又或是跟隨人潮,在某某建築物前拍個照便走,對於這儲閃卡式的旅遊我其實是不太感興趣的。

匆匆一遊,即使風景再美,也只感覺這些外國的、遙遠的、陌生的,都不屬我。假如世界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快餐式的旅遊只能讓我匆匆記住每一章的標題,你還來不及品味它的底蘊,便驀然發覺已翻完整本書。如是者,更慶幸我可有機會全心感受這片土地。即使是教堂裡眾多墓碑的其中一塊,我也可一字一字撫著冰冷的石刻,細細看盡這人的生平。走累了,坐在草地上,乾乾的,也沒有甚麼昆蟲。在香港,這樣的行為太奢侈;但在這裡,坐在草地上令我忘掉自己遊客的身份,彷彿完完整整融入倫敦,與一個當地人沒有分別。我享受,享受這種一本書、一班朋友便足以消磨整個下午的愉快時光。

平素見慣香港的石屎森林,倫敦到處可見的哥德式建築便格外有味道。當然,外國人到香港見高樓大廈遍地皆是,也會覺得新奇有趣,我卻對整幢用石建成的建築物情有獨鐘。不是媚外,這種風格的樓房,即使風化多年,也有種厚重、磅礡而滄桑的氣息。我聯想到一個巨人,在幾百年來一樣的斜風細雨當中,看著整個城市逐步現代化,卻一直嬴得大眾的重視,無損自我威嚴。我不明白,是怎樣的意識形態支持著這些看起來舊而不破的建築一直屹立不倒?我看見教堂的外牆一格一格的,每格都有不同的皇帝或是使徒,外面再用漁網覆蓋著,細心保護,也無礙大眾觀賞。想起上一次看見類似的設計,是在上海博物館裡的一塊破爛的「千佛碑」 - 有點諷刺。在這裡,也不見有人大喊文化保育這類口號,因為早已成為城市發展的一部分了。

我可以理解香港地少人多,寸金尺土,所以沒有太多本錢像這倫敦一樣風花雪月,我不會盲目要求香港也要跟倫敦一樣,始終我們也有很多倫敦缺少的東西 - 方便、效益、人氣旺盛,最重要香港是我的根,所以在羨慕外國可愛之餘,也會包容自己的家有著它自己的制肘。

最開心的,是在看世界這本大書時,能夠看多一點,看深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