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自覺之存在

也不引經據典拋書包了,年前上哲學課,談存在主義。

陶國璋教授最喜掛在口邊的一句話,「存在之不存在,不存在之存在」,大概是想指我們看到的事物,看似存在,但其存在卻是由於我們之「看」。打個比方,一張桌子之所以是桌子,是因為我們看到長方形的、木制的、棕色的、硬的觸感等等,其實可約化成一連串的神經訊號,換句話說,事物之存在之証明乃我們所感受的神經訊號,我們其實無法真正「証明」事物之存在。

又,當我們視線離開桌子時,無法探測桌子之「存在」,只有再望向桌子時在再可驗証桌子「存在」,換言之,我們之「看」賦予了桌子之「存在」。

我非哲人,無意探究桌子之存在或不存在,只覺得若事物之存在也要懷疑一番的話,我呢?自我的存在呢?

人生於世上,每秒鐘都從外界獲取無數資訊,卻無法獲取自己的資訊。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的身體無數無數的感知神經,卻感知不到自我。我反思,從小起,我的自我是建構(或被建構)出來的。

我不知道甚麼叫自我,所以我用姓名、學校、名次、分數、衣著來建構自我。就如市場營銷謂,最好的競爭方法就是不與別人直接競爭,所以我們自小便Differentiate自己,小學時可能用一支筆、一個獎項;人大了,愈來愈多的虛銜、名利,我們潛意識中不只是要為糊口,而是要建構一個自己出來。

看過建構自己失敗的朋友,他謂,別人讀牛津劍橋,自己很廢;別人有拖拍,自己無;別人過我逍遙快活,自己總覺處處不足,如是者迷失自我。其實或多或少,我也有少許此等傾向,我想被人認同,我想威,我想有錢可以過有格調的生活,我羨慕陳南祿,飽覽世事,有車有樓,也想將自己建構成另一個陳南祿。

我在想,如果自我也是要通過外物來建構的話,那自我其實並不是那麼一回事。當初失敗了,總想找一個更大的成功掩蓋起來,唯恐不及;略有小成,卻驀然發覺有人比自己成功,仍是一種失敗;是上進,還是迷失?

老爸看到,一定暗暗搖頭,這少年人,那來這麼多胡思亂想。上一代人,像余華講的,「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從來沒有這許多閒思,當初就是這樣咬實牙關,腳踏實地的往香港闖。

當然,大概是這年代物質太充足,少年人太未吃過苦。我還是搞不懂,我是我,還是我是中大、太古、辯論、GPA過三...?

如是的話,是否可有另一個我?我又是否永遠不如劍橋、高盛、GPA爆4?事物之「存在」,反而倒轉頭賦予了我之「存在」,豈非荒謬?

如非,甚麼是我?我又是甚麼?

雖未尋得自我,仍會努力做人 - 為早日有份高薪厚職,供養父母,帶他們看更多這個世界,讓他們過得更開心 - 為情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