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藝術何價?

來到倫敦,想到人們說香港是文化沙漠,也不無道理。

在學校修讀一科"Performing arts in London",一開始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醉心藝術,而是因為我們可以優惠價50磅看價值150磅,一連六場不同的表演,包括音樂劇、芭蕾舞、莎劇、現代話劇等等,抱著身到異地擴闊視野的心態,一看無妨。

看了才知道,原來倫敦的藝術氣氛多麼濃厚。在香港,聽見人說去看話劇我們會說:嘩,咁有文化呀你?兩三百塊的一張票,只屬於有錢人附庸風雅的玩意。在倫敦,無論是芭蕾或是話劇,時時全院爆滿。印象最深刻的,是去看一場莎劇的時候,台下圍滿了站著的人,一問之下才知道有種只售8磅的經濟票,讓觀眾站在台下看。那種感覺,令你覺得藝術並不一定要很風雅,而是可以與眾同樂的。看場話劇,觀呼整晚,對本地人來說就像飯後去散步一樣的自然、悠閒。一個真正懂得藝術的城市,不會高呼藝術,因為藝術早已融入人生活之中。換了在香港,舊幾水企兩粒幾鐘,有人會幹嗎?

同為metropolitan city,香港的藝術氣氛為何會如此薄弱?在香港讀報,經常看見有劇團呻窮,找不到資助便要結業,或是要排期等政府派錢才能苟延殘喘。我想起那個在covent garden門口表演的印度青年,他仍是兩年前的那一個,說的對白我都記得八成,搞的冷笑話仍是當年的那幾個。看到他那自信滿滿,露出一排白牙笑說:I am a performer, and I do this for my living的時候,心中有點羨慕。為何異國的一個街頭表演者,也像活得比較有尊嚴?

有人謂,香港沒有文化底蘊。我想問的是,同為大城市,我們有甚麼不同?人家有莎士比亞,我們也有李白蘇軾,近一點的,也有唐滌生梅蘭芳,可以發展的市場也有很多,但我們的藝術產業就不見如倫敦一樣的蓬勃。又謂,所謂的藝術,過氣了,現代人不會明白。莎劇用的老式英文也是深奧難明,但散場時聽見鄰座如數家珍般唸出一句又一句的對白,自然得有如我們唸床前明月光,別人能做的,為何我們就不能?

也許又有人會說,香港容納不到藝術。藝術是有錢人的玩意,香港行的是高地價政策,土地一定要用來作一些高增值的產業才能回本,藝術產業根本難以持久。倫敦的租比起我們只高不低,與香港、紐約、東京等地並列世界最貴租的城市。但人家照樣處處劇院,而即便是香港,也有些租金比較便宜的地方,天水圍,也可能可以發展成本土藝術之城。

又謂,香港窮人多,沒倫敦人富有。翻查資料,倫敦有53%住戶收入低於30,000磅一年(約為港幣395,000),香港都有28.3%的住戶有此收入,撇除倫敦生活指數較高的情況不說,都不見得香港的藝術產業有倫敦一半的繁榮程度。而倫敦人卻十分願意花上幾十磅看一場音樂劇,作為茶餘飯後的娛樂。

說穿了,是香港人對藝術沒有需求。無論軟件硬件多好,藝術對香港人來說沒有吸引力,這不是建設一個西九,資助十個藝術團體可以解決到的事。我們對藝術的需求不足以養活這班藝術工作者,這是最根深蒂固的問題。所以在香港,你說你以後要做話劇演員,一係發左達,一係痴左線,何其諷刺!

作為出路,一則試圖不斷向市民洗腦,以push marketing創造他們對藝術的需求。二則透過本土化、大眾化,將傳統藝術演化成一些合市民胃口的表演。可能會有藝術家站出來嘆兩句曲高和寡,但總好過連唱曲的台也窮得被人拆掉。一於齊齊高呼一聲:搵食o者!

在香港,藝術有它的價值,卻找不到它的價錢。以前覺得可笑,過了陣子覺得可悲,現在想來,大概也強求不來,何不大方承認在我們的生存之道裡,可以有容祖兒演唱會,可以有黃子華棟督笑,而容納不下傳統藝術?文化沙漠也沒甚麼大不了,最吊詭的,是繼續宣傳自己作為文化大都會的定位,有點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的味道。這也許是西九為何到現在還未完工(或動工?)的原因。


3 則留言:

  1. 1. HK has its own culture, and it's quite vivid. You will know once you have lived in Singapore for a while. It's the real culture desert.

    2. The two examples for justification are: 1. Drama; 2. Literature. Maybe the support base is not comparable to that in London, but it's still a significant one in hk.

    3. I once read about the proliferation of art in London. It is said to be to a certain extent a political investment. To understand this assertion, we may need to link it up to the idea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us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he NI is used to unite the people in the state, cultivating their love, thus they are willing to serve the country by this national pride. And art is somehow a very good channel for the people to vent, to think and to maturate. In short, art is somehow a political investment as it keeps the people, make them love and serve the place and maturates and keeps people away from being too extreme.

    4.you may agree it or not. but somehow it stimulates one to think why in general european governments support the art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what we see in asia. Maybe it's due to historical legacies, political reasons or whatsoever. But "culture" is not a sufficient explanation as it is just an outcome of many possible factors, like legacies, or political reasons, in this context.

    5. good blog, keep it up!

    回覆刪除
  2. 有時我也會想到這個問題,縱使像筆者所說香港有很多頗高收入的家庭,但繁榮背後也有著很多活於貧窮線下的市民。雖然香港也有綜援服務,但在長期OT的K型文化和相對外國極為弱小的工會組織的經濟之下,很多小市民不得不長期過著餐飲餐食餐餐清的生活。
    在手停口停生活得不到充份保障而又不符合領取綜援的生活環境下,數十甚致上數百元一張門票和停下來欣賞兩三小時的文化活動對於很多港人來說算是有點奢侈吧!我在想,有時不是香港人不追求文化,而是有時沒有追求文化的餘暇。
    再者,文化不只是一兩個人的生活而是需要整個文族的融入。藝術文化在香港高地價和經濟模式的發展下,有些漸漸地只會變成高尚人的玩意,對很多港人來說變得更為奢華,沒有政府全力推動以及全民投入的氣氛下,何來有倫敦般藝術文化的繁華?這是我少少意見吧...

    回覆刪除
  3. 我同意th你對香港人工作模式的描述,但反而想問既係,點解咁多人俾幾舊水去睇詹瑞文串特首,去睇黃子華棟督笑,去睇d歌星開演唱會,甚至係咁多人拎LV,GUCCI手袋呢?

    倫敦大香港咁多,都只係得750萬人,我相信仍然有好多香港人有足夠既時間金錢去花費,只係choice唔同,demand唔同吧...反而想問既係..政府要點樣全力推動,全民要點樣投入,先有可能營造到呢種氣氛呢?定係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最後想問 - 其實你係邊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