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杜拜:一個賭仔的啟示

最近全城鬧得熱哄哄的杜拜世界危機,終於隨著阿聯酋央行出手救助而落幕。套用鄺健銘常掛在口邊的context,我們除了聚焦於杜拜是否過度舉債,衍生工具有多邪惡等話題外,亦可以一個發展的角度來看杜拜。

做老二會餓死

杜拜的座右銘是「做老二會餓死」,無他,作為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即阿聯酋)的第二大聯邦(即類似美國一個州的政體),佔地第二大的杜拜石油蘊藏量極少,遠低於龍頭老大阿布達比所佔全國的90%。翻查一下資料,杜拜的石油於2010年便將耗光。

居安思危之下,杜拜早知效法中東國家一貫以油元過人世的做法並非長治久安之道。手中的籌碼愈來愈少,需要抓緊一個機會,先機創勢,打造中東成為區內貿易、金融與旅遊中心。早於1970年代,杜拜已經就大興土木,進行基礎建設。到了80年代杜拜已儼然成為區域內的貿易中心與波斯灣區的重要航空轉運站。透過自由貿易區的設置與杜拜金融中心的建設,杜拜已經成為區域內的重要金融中心與貿易中心。

今日,杜拜的經濟已經成功轉型,石油輸出只佔GDP6%,其他則來自金融、旅遊、物流等產業,不必擔心「油盡人亡」的問題。

三十年的高瞻遠矚

杜拜這個賭仔今日之所以能夠「身光頸靚」,主要歸功於以下幾個要素。第一,執政者的高瞻遠矚。身處於封閉的阿聯酋以至中東經濟,杜拜明白自由經濟作為區內第一扇窗口的優勢,故早於70年代便懂得為自己打造優厚條件,三十年前的遠見,在中東這樣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尤其難得。

第二,政府政策的全面配合。杜拜政府可謂「軟硬兼施」,硬件方面大興土木,促進物流;軟件方面則開方移民政策,以致如今杜拜有90%的人口都是外國人。另一方面杜拜並不像中國,外匯管制寬鬆得緊,在世界三大新興市場:中國、印度、波斯灣地區中頗為罕見。在這個沒有泥碼的賭場,你嬴了一百萬,真的可以真金白銀的匯走一百萬,自然吸引更多歐美外資進駐。

第三,作為一個超級賭仔,杜拜明知自己單靠油元難以建構起整個王國,於是一早立定心腸要賭他媽的一鋪。要麼不賭,要賭就要做賭神。於是舉債800億美元,建造有如世界島、棕櫚島、帆船酒店這一系奢侈到瘋癲的建築。唯有做世界第一,方是賭仔生存之道。順帶一提,據說還未完工的杜拜塔是不封頂的,意指日後若有國家建造比它更高的建築,杜拜也可繼續加蓋。不知道這是宣傳策略還是杜拜酋長真的大賭亂性,但無疑杜拜作為一個「窮奢極侈之都」的定位,是空前的成功。

回望香港

與杜拜相比之下,香港的發展程顯得較為被動。我們50年代為何會做轉口港生意?是因為美國禁運中國貨,我們才有這條水路。為何輕工業能在60年化萌芽?因為中國大量廉價勞工來港才應運而生。為何其後工廠北移,才轉型服務業?因為勞工價格上升。為何我們能夠是自由經濟,吸引外資?一方面固然因為香港的策略性地理位置,另一方面香港的自由貿易的大門是被英國佬因殖民地之便一腳踢開的,相較起人家杜拜主動開門迎客,有點失色。

總括而言,我們常說香港人適應力強,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們好像只懂得睇餸食飯。杜拜在三十年前,已經買定餸,煮好一碗香甜的米飯。回歸十二年,我們才好像突然醒覺,餸菜好像少了,同一碗飯好像更多人來爭食了,是否有點諷刺?

進一步探討,我個人認為是因為香港在政治上的自主度一直較低。當初英治時期,自然不必為你想九七後的事,只要夠其自由貿易便足矣。正如你借圖書館的書,不會在還書前還包得美美的歸還一樣。及至回歸後,一切都要看阿爺面色,定位成國際金融中心也如履薄冰,驚死跟上海有利益衝突。也是這種一直周旋於大勢力之間,「師爺式」的意識形態,令我們無疑在「割禾青」、「搵快錢」出類拔萃,但當我們要當家作主,好像又久缺了點遠見和魄力。

杜拜的情況不用說,人家謝赫·穆罕默德酋長式的管治已經夠獨裁,還同時穩坐阿聯酋副總統之位,可謂一呼百應。有時候我不禁有點疑惑,純粹站在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個優秀的獨裁者會否更為可靠?

賭仔的風光背後

當然,杜拜這個賭仔終於也付出了代價。今次申請延期還債除了反映其擴張過盛過快之外,亦暴露了這超自由經濟的一些結構性問題。

由於外匯管制寬鬆,外資來得快,去得也快。而寬鬆的外匯管制加上過度依賴高端地產項目,令經濟衰退時的情況更為惡化。089月杜拜的樓價就狂瀉25%,不少外資一下子被抽掉,不少工程都被逼停工,與樓市下跌更成惡性循環。而世界對高端服務的需求大幅下降,例如帆船酒店的空置率便大幅上升,進一步令還債更加困難。

本來,有鑑於中東封閉的經濟對比起杜拜的自由開放,杜拜的房價理應有升無跌。但問題是讓熱錢失控流入,自然形成樓市泡沫。遇上有如金融海嘯這樣大型的systemic risk,加上缺乏多元化實體經濟支撐的負債,便造成了杜拜今日的窘境。

90%的外來人口也標示著社會凝聚力的問題。由於杜拜的一切都是在短短三十年間用錢建構出來的,不同種族的人很難和諧共處,你我本非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也是自然不過的事情,這是一個只以利益掛帥的地方難以避免的情況。在這方面,我覺得香港優勝得多了,至少我們還有一群傻得可愛的人爭取普選。

賭局還未完

杜拜有阿布達比出手相救,自然有賭未為輸。至於最後的嬴家是誰,兩者之間有何政治交易、杜拜會否將金融中心的地位拱手相讓等陰謀論,自然不足為外人所道。不過話說回來,香港人,數算自己手中籌碼已經不多了,下一局,該如何賭?

3 則留言:

  1. 哈哈,好文。
    呢篇難得地有政治sense。
    身分問題同獨裁統治都有提到,
    實在令我有啲意外。

    獨裁政體推動經濟發展,
    其實歷史上早有先例。
    如果德國係十九世紀唔係行獨裁,
    佢就絕對冇可能追得上當時係政治同經濟上
    行先成半個至一個世紀既英國同法國。
    冇呢啲國際危機同應運而生既政體同其意識形態(法西斯主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好可能唔使打。

    回覆刪除
  2. 香港人,經歷了這麼多次經濟危機,仲想賭嗎?

    獨裁政體與經濟發展.....還有智利

    中國向來缺乏民治思想,只求內聖外王
    但「優秀的獨裁者」又有多少?
    少有的明君治世與眾多的昏君亂世相比
    犧牲效率與奇蹟換取制度化的保障
    才是穩定發展之路

    回覆刪除